🔹 日本威士忌的開端:從「黑船事件」到三得利
1853 年,美國海軍佩里率領「黑船艦隊」駛入日本,迫使日本結束鎖國政策,也將威士忌帶入這片東方島國。然而,當時日本對威士忌的接受度不高,多數人仍偏愛燒酎與清酒,威士忌只作為進口奢侈品,供上流社會享用。
直到1899 年,鳥井信治郎創立「鳥井商店」(後來改名為壽屋,現為三得利),正式將進口葡萄酒與威士忌引入日本市場。他發現當時的日本人無法適應蘇格蘭威士忌的強烈煙燻與泥煤風味,於是決心打造屬於日本人風格的威士忌。
📌 1923 年,山崎蒸餾所誕生!
鳥井信治郎在大阪與京都交界的山崎地區,建立了日本第一座商業化威士忌蒸餾所——「山崎蒸餾所」,這也是今日三得利集團的根基。他希望透過適合日本氣候的熟成方式,釀造出口感更細膩、平衡且清爽的威士忌。
📌 竹鶴政孝的加入:蘇格蘭技術引入日本
然而,鳥井信治郎缺少真正的威士忌釀造技術,因此在 1923 年,聘請了當時唯一受過蘇格蘭正式威士忌釀造訓練的日本人——竹鶴政孝,協助建立山崎蒸餾所。
竹鶴政孝在1918 年遠赴蘇格蘭學習釀酒技術,曾在Longmorn 蒸餾廠短暫實習,並撰寫了一本完整的「竹鶴筆記」,記錄蘇格蘭威士忌的製程細節。他的目標是複製正宗蘇格蘭風味的日本威士忌,但這與鳥井信治郎的理念出現了嚴重分歧。
🔹 兩大理念的衝突:分道揚鑣
1929 年,山崎蒸餾所推出首款威士忌——「白札(Shirofuda)」,這款威士忌完全遵循蘇格蘭釀造技術,帶有泥煤、煙燻、強烈的木桶風味,但當時的日本消費者卻不買單,導致銷售慘淡。
鳥井信治郎意識到,日本市場需要一款更柔和、更順口的威士忌,與竹鶴政孝的蘇格蘭風味路線相悖。兩人理念不合,竹鶴政孝最終在 1934 年離開三得利,另創了自己的威士忌品牌。
📌 竹鶴政孝創立 Nikka Whisky
竹鶴政孝認為北海道的氣候與蘇格蘭最為相似,於是選擇在北海道余市建立自己的蒸餾廠,創立了大日本果汁株式會社(後改名為 Nikka Whisky)。余市蒸餾所堅持使用石炭直火蒸餾,以維持傳統蘇格蘭風味,這也是今日「余市」威士忌獨特風味的關鍵。
🔹 三得利與 Nikka 競爭,推動日威發展
1️⃣ 三得利:打造適合日本人的威士忌
鳥井信治郎深知「日本人的味覺」才是市場關鍵,因此三得利開始打造清爽順口、帶有果香與蜂蜜甜味的威士忌,並於 1937 年推出「角瓶」威士忌,大受市場歡迎,奠定了三得利的威士忌地位。
- 1956 年:「Royal」誕生,為日本第一款高級調和威士忌
- 1973 年:白州蒸餾所成立,開始生產更輕盈的風味
- 1984 年:推出山崎 12 年,成為第一款具有年份標示的日本威士忌
- 1989 年:「響」系列誕生,展現極致調和工藝
📌 代表酒款: ✅ 山崎 12/18/25 年:華麗果香,柔和口感
✅ 白州 12/18 年:森林氣息,清爽輕盈
✅ 響 21 年:世界級調和威士忌代表作
2️⃣ Nikka:堅持正宗蘇格蘭風格
與三得利不同,Nikka 由於竹鶴政孝的堅持,選擇了濃厚、煙燻、泥煤風味的正統蘇格蘭風格,這使得 NIKKA 在早期較難打入日本市場,反而在海外市場大受歡迎。
- 1969 年:宮城峽蒸餾所成立,釀造較柔順的風格,以平衡余市的濃烈口感
- 2001 年:「余市 10 年」榮獲《Whisky Magazine》「Best of the Best」大獎,開始讓全球關注日本威士忌
- 2007 年:「竹鶴 17 年」榮獲 WWA 世界最佳調和麥芽威士忌
📌 代表酒款: ✅ 余市 10/12/15/20 年:濃烈煙燻,泥煤風味
✅ 宮城峽 12/15 年:柔和果香,優雅木質調
✅ 竹鶴 17/21 年:頂級純麥調和威士忌
🔹 日本威士忌崛起的關鍵
📌 2003 年:山崎 12 年在 ISC 國際烈酒競賽獲得金獎,震撼全球
📌 2015 年:山崎 Sherry Cask 2013 獲得《Whisky Bible》年度最佳威士忌,正式擊敗蘇格蘭
📌 2017 年:響 21 年 獲得「Supreme Champion Spirit」,確立世界級地位
從此之後,日本威士忌正式進入世界頂級烈酒之列,價格翻倍再翻倍,市場供不應求,甚至讓三得利與 Nikka 被迫停售部分高年份酒款,專注於無年份 NAS(No Age Statement)產品的開發。
🔹 高價收購日本威士忌
市場對於高年份日本威士忌需求激增,如果您擁有三得利或 Nikka 的珍稀酒款,現在正是最佳出售時機!
📍 全台收購據點:台北、台中、高雄、新竹、桃園、台南
📩 免費估價:點擊 LINE@ 官方帳號
📞 專線聯絡:了解最新收購行情,讓您的珍稀酒款價值最大化!
📖 延伸閱讀 – 老酒收購信息